由表1可看出,传统规划方案中新增了1座变电站,同时新建和改造出线也较多,建设成本较大。而按照基于供电能力的规划方法,在原有网架结构基础上,仅通过网架结构调整和负荷重新分配,利用网络互联带来的网络供电能力,就能够消纳新增负荷,满足未来负荷增长需求。但是,如果新增负荷量较大,当总规划负荷大于252MVA时,则一定要考虑新增1座变电站满足负荷需求。
从案例对比可以总结出基于供电能力的新规划方式,其核心在于以下2点:①基于现有电网优化其网架结构、发掘其供电潜力;②通过优化负荷在电网中的分布达到电网供电能力与负荷的更好匹配。基于供电能力的规划与传统规划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新的规划理念,传统规划立足于第一先考虑新增变电站容量然后布局网络;基于供电能力的规划则立足于优先利用已有网络消纳新增负荷,然后再考虑新增变电容量。传统规划更适合于负荷迅速增加、电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场景;基于供电能力的规划则更适合于负荷发展缓慢、电网相对成熟的场景。这种新的规划方式能够有效推迟电网建设,解决大部分城区面临的站址和线路走廊紧张以及资产利用率低的问题,节省大量电网建设投资。
需要指出,最大供电能力方法的应用必须建立在配电网络能快速转移负荷的基础上,因此对于网架及自动化设备配置等都有其要求。首先,从网架上需要具备互联的结构,这一条件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的完成已基本具备;其次,最大供电能力还需建立在普及配电自动化的基础上,大量的网络开关都需要具备远程信息采集和操作功能,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将逐步具备这一条件。最后,新一代配电调度系统的研发也是最大供电能力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
本文探讨了配电系统规划建设乃至运行中面临和即将面临的诸多重要问题,其要点总结如下。
1)快速网络转供能力是未来智能配电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新边界条件,计及该条件的供电能力理论是挖掘配电系统供电潜力的方法工具。
2)配电网经历大规模建设发展后应该精细化规划建设,强调优化挖掘其供电潜力。通过合理优化,已有电网具有在更高负载水平运行的巨大潜力。改造和规划应最大限度地考虑网络互联和配电自动化带来的供电能力提升。
3)二次自动化投资效益在于一次系统及其占有的城市资源的能量释放,这是大规模配电自动化的一个主要经济效益所在。
4)传统规划立足于第一先考虑新增变电站容量然后布局网络,适用于负荷迅速增加、电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场景;基于供电能力的规划立足于优先利用已有网络消纳新增负荷,适用于负荷发展缓慢的成熟电网。
5)复杂互联配电网存在简化的空间,联络对配电网架的作用不同,应区别对待并明确区分负荷转带主路径和备用路径,运行维护中实现联络路径的分级管理。
6)网架结构模式和导体选择应做到标准化与个性特点的折中统一,从而避免过量的改造。
7)新一代面向智能配电网的调度运行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建立起安全框架,实现实时的安全监视、报警、预防控制、紧急控制以及优化,达到安全、高效运行的目标。
总之,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给出了目前中国配电网发展中的问题解答,提出了配电网高效规划、建设、运行的理念,以及基于供电能力优化消纳新增负荷的新型规划方式。本文工作是对未来配电网建设规划和运行新模式的初步探索,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行业聚焦关键技术,推动智能配电网的研发和实施。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智能配电网及其关键技术研讨会”将就未来我国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邀请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层和相关电力部门领导,共聚一堂,进行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将与2012年国内最大电力电工展同期举办,届时,各路商家、学者、媒体云集,对配电网这一领域的最近技术与解决方案将实现激情碰撞,助力智能配电网市场的进一步升温!联系电线
品牌价值580.47亿 海康威视荣列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单电子行业第一
科大智能:拟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 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
科大智能:拟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 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
到2030年广东省实现新建厂房屋顶光伏全覆盖 电网企业适度超前谋划和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
特高压英文缩写UHV。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