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基于配电网高级自动化技术,借助应用和融合先进的测量和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与通信等技术,利用智能化的开关设备﹑配电终端设备,在坚强电网架构和双向通信网络的物理支持以及各种集成高级应用功能的可视化软件支持下,允许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大量接入和微网运行,鼓励各类不同电力用户热情参加电网互动,以实现配电网在正常运作时的状态下完善的监测、保护,控制、优化和非正常运作时的状态下的自愈控制,最终为电力用户更好的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环保的电力供应和其他附加服务。智能配电网最重要的包含核心构件能量与通信系统和用户管理系统、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高级电力电子设备、高级传感器、电能质量优化与评估系统。

  国家电网在2009年5月21日首次公布了《中国智能电网计划》,其内容有:以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所有的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国家电网智能电网规划的产生,既是对我国电力工业规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预判和准备,也成为了接下来近十年电网投资不停地改进革新高的前奏。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投资规模持续不断的增加,近年来我国智能配电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42.6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55.74亿元。

  近年来我国智能配电行业产值保持总体上涨态势,2018年我国智能配电行业产值为147.47亿元,2021年达到近年来最高,为165.53亿元,2022年有所回落为162.74亿元。

  2009年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中我国首次提出“智能电网”概念,并在此后不断加大投资支持智能电网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投资5000亿元,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横三纵”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回长距离支流输电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同时国家电网制定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明确了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路线图,这是世界上首个用于引导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标准,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配电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年来,配电网建设日益成为中国电力系统建设的重点领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22 年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

  2006年,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后,三条特高压项目获得核准,并开工。2009年1月第一条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投运,2010年7月~10月,两条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投运(“向家坝-上海”、“云南-广东”),在“十二五”初年,已经安全运作了多月,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也因此,“十二五”期间成为了特高压项目启动的第一段高潮期。

  类别工程名称1工程名称2输送能力线路全长总投资投运时间起点终点交流示范晋东南-南阳-荆门长南线山西长治湖北荆门直流示范云南-广东楚穗直流500万千瓦/10云南楚雄广东增城直流示范向家坝-上海复奉直流640万千瓦/7四川宜宾上海奉贤

  “十二五规划”启动,特高压锋芒初露,共有“四直两交”6条特高压项目投运。2011年至2013年,时间进入“十二五”,仅国家电网就规划了1.7万亿电网投资,同比“十一五”的1.2万亿投资增加了40%。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稳步推进西南能源基地向华东、华中地区和广东省输电通道,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鄂尔多斯盆地、山西、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向华北、华中、华东地区输电通道。在十二五期间投运的6条特高压项目中,三条特高压直流项目集中于西南水电基地,四川、云南地区,外送至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另有一条特高压直流项目,新疆哈密南至河南郑州,为西北风电基地外送通道。交流特高压工程中,皖电东送、浙福线建成投运,逐步加强了华东电网内部的连接。

  国高压十四五规划在前期特高压新增线路长度、新增容量相比十三五增长20%左右的基础上,新增建设5条特高压直流。十四五期间建成特高压规划数量达到直流12条和交流9条,相比于十三五特高压的建设规模增长明显,尤其是特高压直流十四五建成数量相比十三五增加约50%。国网规划奠定了特高压十四五的高景气基础,后续还有更多的超预期点。

  智能变电站是能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最重要的包含智能高压设备和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两部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的策略纲要》,国网规划2020-2025期间,共计新增6387座智能变电站。

  配电主站构建在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上,具备可靠性、实用性、**性和可扩展性,并根据各地区的配电网规模、实际的需求和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基础等情况选择与配置软硬件。

  (1)基本功能。①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负责数据采集(支持分层分类召测)、状态监视、远方控制、人机交互、防误闭锁、图形显示、事件告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数据统计、报表打印、配电终端在线管理和配电通信网络工况监视等;②与上**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指地区调度)和生产管理系统(或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等互联,建立完整的配电网拓扑模型。

  (2)扩展功能。①馈线故障处理:与配电终端配合,实现故障的识别、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自动恢复供电。②电网分析应用:模型导入/拼接、拓扑分析、解合环潮流、负荷转供、状态估计、网络重构、短路电流计算、电压/无功控制和负荷预测等。③智能化功能:配电网自愈控制(包括快速仿真、预警分析等)、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微电网的接入及应用、经济优化运行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的互动。

  2018年我国智能配电主站建设市场规模为34.15亿元,2022年我国智能配电主站建设市场规模增长至39.87亿元。

  配电子站分为通信汇集型子站和监控功能型子站。通信汇集型子站负责所辖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汇集、处理与转发;监控功能型子站负责所辖区域内配电终端的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及应用。

  2018年我国智能配电子站建设市场规模为53.79亿元,20222年我国智能配电子站建设市场规模增长至58.43亿元。

  从智能化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配电智能化起步较晚,专门从事智能配电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较少,且大部分企业只提供单一的一次设备或二次设备产品,只有少数企业具备同时提供一、二次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配电智能化领域总体上竞争平缓。目前行业内少数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正加快智能型配电设备的研发,同时跨入智能配电系统领域。各厂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系统的软、硬件研发实力和制造水平之间的竞争,尤其在智能化系统技术与开关设备技术结合方面。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配电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形态趋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公司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方面了解行业及对本行业来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商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