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又称“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层次地融合的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

  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们国家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具备极其重大意义。2021年6月7日,四部门联合印发《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提出未来3-5年,围绕智能电厂、智能电网、智能煤矿、智能油气、综合能源、智能制造与建造等方面拓展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一批5G行业专网或虚拟专网,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存在竞争力的商业模式。2021年11月15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到2025年,工业产业体系、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很明显的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大范围的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方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低碳达峰奠定基础。截至2023年4月,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标准共289项,其中,国家标准共15项、行业标准17项、区域标准14项、企业标准210项,团体标准33项。

  2021年3月18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在京举办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成果发布暨研讨会。会议发布了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及2060年展望等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次提出通过建设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系统方案。

  能源互联网发展建设状况广泛体现在供给侧多能联供互补水平,用户测互联互动情况和系统可控可观程度等多个角度。2020年,火电储热容量达到5340MW,电池储能安装容量3.27GW,加氢站128座,电动汽车保有量492万辆,电能替代达到2000亿千瓦时,充电桩数量达到167.1万个。2017年中国能源互联网市场规模为7950亿元。2019年中国能源互联网市场规模达9420亿元,2021年约突破1.1万亿元。

  由此可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已完成,远景蓝图已经绘就,技术装备不断突破,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助推下,能源互联网俨然成为了“风口”,有望迎来快速地发展的机会,成为新时代能源领域的主角。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相关概念、价值、特征等;接着全方面分析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随后对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环境、现状及模式进行了细致剖析;然后详实分析了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等能源互联网主要板块的发展,并对能源互联网区域发展案例、关键技术、相关受益产业、重点公司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解析了能源互联网的项目投资案例及投资潜力,并对其未来发展前途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研中心、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能源互联网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能源互联网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